《乌合之众》在当今互联网上可谓是热门书籍,不为其他,只为掐架。然而,很可能大部分引用书中短句的人并没有看过此书,只是对其一知半解。我虽然不敢说读透了勒庞的思想,但至少这本书有了初步的理解。
“读其书,知其言,知起所以为言而已矣。”要想知道勒庞为什么写这本书,写这本书到底是想表达什么,先要从他的个人经历讲起。勒庞本人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,活了九十多岁,1848民族之春、1870普法战争、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动荡曲折的岁月他都经历过。而这本书则是脱胎于法国大革命的记忆,资产阶级将大革命的胜利看作是理性的胜利,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会出现雅各宾专政。勒庞正是处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冷静审视分析大众群体,尝试解答这一问题。
这本书分了三卷,分别是群体心理、群体的意见与信念、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。第一部分介绍了群众的一般特征;第二部分分析群众理想观念和领袖如何控制群众;第三部分分析同质性、异质性群体。其实这三部分很多话是重复的,以至于大家引用了很多他重复的语句,比如群体是没有智商的、群体是绝对不存在理性的、群体只相信想象等等,看上去似乎是过于绝对,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性分析在今天仍然能得到验证。
勒庞的核心观点就是群众没有理性。这里的群众并不是随随便便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是群众,具体来说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。同质性群体,比如说信仰同样宗教的群体,异质性群体,比如说支持同一选举人的群体。这些人在平时或许是科学家,或许是成功商人,但一旦在群体中,就缺乏了理性:容易被暗示、容易被感染、容易做出非理智的行为等等。这一点在现实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,多少次谩骂,多少次反转,人们总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,不如说群众是没有理性的。
就拿前段时间陈北洋事件来说,起初传出的是“退休厅长耍官威”,人们质疑一位退休厅长竟有如此大的权力,进而又延申出“正常国情”等等论调,然而在贴出陈厅长发表的致歉信解释来龙去脉后,群众却又哄然散去,只剩下寥寥寡者。当然,有自媒体指出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香港,其意味不言而喻,但能带的起节奏,也正是说明了群体的非理性。
这本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,那就是勒庞认为群体最容易受重复、断言和传染,然而他自己在书中分析事件得出结论时,为了让读者相信他的观点,用的正是这样的方式,这就有点自说自话的意味了。除此之外,历史局限性和分析片面性也是本书很大的缺陷。
但无论如何,这本书作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,对后来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后世煽动群众购买商品、媒体诱导群众思想、政客煽动议会决策,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勒庞的思想。对于我们而言,读这本书不只在于了解群体心理的运作,更多在于警醒自己在群体中不要忘记理性,在面对或者上任“键盘侠”之前,好好想想,这是不是自己的思想。毕竟,自我思想不受控制地被群体思想所绑架,实在是细思极恐。